孩子吃饭,家长很无奈!
中午与同事四处“觅食”来到一家苏式面馆,点餐的人有很多,我们点完之后就被挤到一个角落的位置里,我扫视着面馆里的食客,多是年轻人,而靠窗的地方我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他和他奶奶坐一起,爷爷坐对面。小朋友一个手里拿一根筷子尽情地挥舞着,面馆里的吵杂声在我看来是噪音,而对与他来说好不热闹。因为人多,我们的饭一直没上,我便一直看这个调皮的小朋友。他的奶奶吃的是面条,爷爷吃的是盖浇饭,偏偏他面前什么都没有,一个碗都没。起初,他玩的起劲,可能他奶奶吃面的声音勾起了他的食欲,他便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筷子去夹奶奶碗里的面条,但是他仅仅用右手的一根筷子去捞,筷子刚刚递到奶奶的碗里,就听见那个爷爷大声地说:“唉,别把奶奶的碗弄倒了,坐好,我来喂你!”说完爷爷从奶奶的碗里捞了一团面放到自己的碗,然后夹小团面递到孙子的嘴边。小朋友很不情愿地张开嘴,手的筷子一直在敲打桌子,感觉很不满意又迫于无奈的样子。不过,当那个爷爷递第二口给他的时候,他却把头扭到一边,不吃!“来,在吃一口。”爷爷把面送了过去。“不要,我要吃饭。”“好好,你坐好,别动,我给你饭。”那个爷爷很无奈,出于隔代的爱,他又从自己的碗里去夹饭给孙子吃,小朋友一直在位子上坐立不安。我看了大概10多分钟,直到自己的饭来了。发现这么长的时间里,小朋友基本没吃几口,都在玩。我不禁想起自己那5岁的小侄女,从可以吃饭开始母亲就一直端着一个饭碗跟在这个“小魔头”后面,全程是吃一口,玩一会儿,一小碗饭基本都要吃一个多小时。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但也是个关于孩子教育成长的问题。
中西方对待孩子吃饭上的态度和行为
中国有句俗话叫,看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就看他拿筷子的姿势。虽然这可能有点以偏概全,但是绝对可以反应一定的事实。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可以从给孩子吃的方面看出来。从吃奶到吃饭,从喂奶到喂饭,不能说“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但绝对可以说一勺子一勺子把孩子喂大的。因为特俗的文化环境所致,小孩子吃饭基本都在大人追逐之下完成的,秉着“能多吃一口就多喂一口”的原则,有时候一家人围着一个小宝贝在跑。虽然有时候把饭给孩子吃了,但是这样孩子吃饭的教育价值就丧失了,而且会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建立不良的价值位置。众星捧月般的喂饭现象,会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用哭喊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不懂得分享等习惯。
而在国外,父母往往会把吃饭的主动权交到孩子自己手里。这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吃饭不像中国人都吃一份,他们是每个人一份。所以,父母把食物准备好放到孩子面前,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一份子。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你要学会自己吃饭。吃多吃少,你们自己决定。这样的好处有三:第一,尊重孩子,照顾到孩子的情感;第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个性与思维;第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前文中的那个爷爷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些,让孩子内心充满了不满的情绪。
家长们放下小碗,让孩子自己好好吃饭
孩子大概在一岁之后,家长就可以不用喂饭,让孩子在吃饭中吃到乐趣。尽管这个时候,他们的小手还不能很好的抓握勺子,可能会把碗里的饭戳得满地都是,但请父母们不要介意,也不要打扰他们,你们需要的就是看好他们安全就可以了。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好地锻炼宝宝们手眼协调能力的活动。而且,细心的父母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规则观念,吃饭的时候将宝宝的食物准备好,放到他们的面前,让他们自行决定,是吃还是玩?他们大多数都会吃几口,玩一会儿。但有的也会一直在玩,心里想着爸爸妈妈来喂。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上了宝宝们的当,让他们玩去!大概吃饭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就把饭收拾起来。但是我知道,很多中国家长都舍不得孩子,感觉饿着孩子了,所以随时随地准备走进厨房。而这样的现象,可能一直延续到这个孩子结婚生子!
其实,餐桌教育对一个人很重要,而这种教育的重要性是从小养成的。不可否认,如果两个小孩子,一个从小就喂饭可能会喂到七八岁,长大后自律性和独立性比较弱。而另一个从小就自己吃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独立性比较强。餐桌上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关注教育成长。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孩子来到幼儿园前期非常不适应,非常有情绪,可以说“吃不好,睡不好”。因为再也没有人喂他,没有人哄他。往往让很多家长心疼不已,但事实上这却是父母给孩子造的孽。
或许,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自己吃会不会吃不饱,吃不好?其实,这个不用担心,孩子就像小动物一样,一次没有吃好,下次吃饭的时候他们就会专心地吃。父母只需要决定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就交给孩子自己决定吧。这在美国家庭里把它叫做“孩子的第一节独立教育课”。事实上,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有的家长会问,我家小孩子都是喂的,那现在怎么改过来呢?其实,这样的情况也并不难,利用正强化、奖励和消退的办法来训练孩子自己吃饭。所谓正强化,就是当孩子自己吃饭的时候就给孩子想要的东西,以此来刺激孩子继续自己吃饭的欲望。而奖励跟正强化很像,通过激励机制培养孩子吃饭的习惯。对于消退,通常是对那些孩子只知道玩,而不按时吃饭的,利用消退的效果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父母不给予关注,如果你关注他,就会让他达到“人来风”的情况。所以自己吃饭,不予理睬,等到吃饭的时间一过,就把饭收拾起来。如此这样几次,孩子意识里就会有这个时间段是吃饭的不能玩的概念。当然,当收拾饭碗后,孩子索求要吃,家长需要告诫后才给予食物。
此外,根据孩子不同年龄,家长可以在餐桌上有意识向孩子传递餐桌礼仪等知识和习惯,但切记,吃饭的时候不能训斥或打骂孩子。
父母爱孩子,要爱之有度,爱之有道,合理的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不合理的爱只会让孩子养成诸多毛病!所以,家长朋友们放下你手中的小碗,让孩子自己来,请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个体,这也是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