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生物谷注)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关键的禽流感病毒致病原理:感染禽类的病毒和感染人类的病毒之间存在着的关键性差异,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发能够对抗致命的禽流感及其他流行性感冒的疫苗。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版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MI TUnderwood Prescott生物工程与健康科学及科技教授Ram Sasisekharan.
Sasisekharan表示,“现在我们知道了需要寻找什么,这将不仅用于指导禽流感病毒研究,也可以用于其它季节性流感的治疗与预防。”
在过去100年间,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病毒有三种,分别是:导致西班牙流感的H1N1型,导致亚洲流感(1957年)的H2N2型,以及导致香港流感(1968年)的H3N2型。H5N1型是堪与它们相提并论的强毒型病毒,需要予以警惕。
之前的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是否能感染人类,取决于它的血凝素(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是否能够与呼吸道多糖受体结合。人类呼吸系统细胞中有alpha2-6类的多糖受体;禽类呼吸系统细胞中则是alpha2-3类多糖受体。细胞中糖分子的连接方式是受体分类的基础。科学家认为,让病毒与alpha2-6受体而非alpha2-3受体结合的基因开关决定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能力。
在这一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了这一点:流感病毒与细胞中alpha2-6多糖受体的特定形状(或者说拓扑结构)的结合能力才是决定它是否能够感染人类的关键。人类呼吸细胞中的Alpha2-6多糖受体有两种形状,分别为伞形和圆锥形。流感病毒如果要感染人类,必须与伞形的alpha2-6受体结合。也就是说,细胞中糖分子的形状(而非连接的类型)是这些致命病毒能否感染人类的关键因素。据此,研究小组重新定义了流感的宿主受体以及H5N1病毒如何能够跳跃到人类身上的标准。
Sasisekharan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科学家开发更好的手段,追踪禽流感适应人类的进化过程。目前,他们知道了要寻找那些已经进化出能与伞形alpha2-6受体结合的病毒。这些知识可能帮助他们开发新的疫苗,专门用于应对可能暴发的大规模流感。同样,这些发现还将有助于制订更有效的应对季节性流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