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语培训
雅思考试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备考经验 | 复习指导 | 雅思常识 | 雅思机经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外语培训 >> 雅思考试 >> 复习指导(雅思考试)
站内搜索:

详解:上下义关系在雅思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总裁吧 更新日期:2014-8-30

  上下义关系在同义转换和逻辑衔接中的作用

  上义词和下义词是在写作的学习中常常被忽略的概念。但是,上下义关系的存在在同义转换中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上下义关系的使用还会涉及到指代关系和排列关系等有助于逻辑表达的方面。综上所述,掌握好上下义关系会使议论文的写作有更好衔接。笔者在这里会和读者们讨论上下义词在同义转换方面和衔接方面的作用,并且利用雅思[微博]写作TASK2的真题来进行举例说明。

  从雅思写作的评分标准看出,考试官方主要针对四个方面来考察写作者的语言能力。这四个方面包括Task Response,Coherence and Cohesion,Lexical Resource和 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 其中Lexical Resource表露出了考试官方对于同义转换的高度重视。不仅如此,雅思考官在对考生文章的评语中也明确表达了对多次重复使用同一个词的不认可。于是,在雅思写作的教学中出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语言处理方式。其中包括同词性同义词转换,异词性同义词转换,更换句子主语等。那么除了以上的方法,在语言层面还有什么手段是可以为考生所用来完成同义转换呢?上下义词关系其实是不错的选择。

  什么是上义词(Superordinate)和下义词(Subordinate)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树形图:

  在上面的树形图所展示的两组关系中, 第一组关系是“人”与“女人”,“男人”的关系。“人”这个概念在性别层面是包含了“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概念,也就是说“男人”或者“女人”是“人”的一种。于是,“人”在这个关系中被称作上义词,而相对的 “男人”或者“女人”是下义词。以此类推,在第二组关系“男人”与“男婴”,“男孩”“男青年”,“男中年”,“老男人”的关系中,“男人”在年龄层面上看是上义词,而其他概念都属于它的一种,都是下义词。综合来看,下义词就是有某种特征的上义词。比如,长颈鹿是有长脖子的动物。其中,动物和长颈鹿就是上义词和下义词的关系。

  既然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上义词和下义词,那么它们怎么在雅思写作中发挥同义转换的作用呢。首先,来复习一个耳熟能详的举例表达:such as。有一些英文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表达“名词1”的例子是“名词2”,那么such as 的最基本用法可以总结为这个公式:名词1+ such as + 名词2(这里面的“such as”还可以用“like”“including”来替换)。如果再引入上下义词关系,这个公式则可以写成:上义词+such as+ 下义词。这个公式是可以用来完成同义词转换的。也就是说,如果文章中出现多次公式中的那个下义词,而且已经找不到别的同义词代替,那么这个公式可以解一次燃眉之急。请看看剑桥上的一道真题:Successful sports professionals can earn a great deal more money than people in other important professions. Some people think this is fully justified while others think it is unfair. Discuss both these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如果要把这个题目展开成文,那么话题词“successful sports professionals”这个含义重复出现必不可免,经过几次替换后写作者很有可能遭遇不得不原词重现的状况,这个时候上面提到的公式可以帮助写作者完成这次重复并且语言会显得更丰富一些:把“successful sports professionals”当作是下义词,寻找其符合语境的上义词,比如“celebrities”。那么,这次重现会成为“celebrities such as successful sports professionals”。虽然这个新的组合仍旧有原词,但是它显示了归属关系也比只用原词表现出了更高的单词使用的能力。同样道理,我们再看一个使用了这个公式的同义转换例子。雅思写作真题如下It is better for students to live away from home while studying at university than live at home with parent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其中“university”实际上是“educational institution”的一种,所以可以用“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uch as universities ”来替换一次。

  如果说such as 公式是同义转换的权宜之计的话,那么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同义转换对等结构。这个结构是这样的:下义词= 指示代词+ 上义词/ 上义词+ of this kind。这个结构不仅能完成同义转换任务,它涉及到的指代信息还符合评分标准Coherence and Cohesion这项中逻辑衔接的要求。请看这个雅思写作真题:Many people think cheap air travel should be encouraged because it gives ordinary people freedom to travel further. However, others think this leads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o air travel should be more expensive in order to discourage people from having it.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同样,在处理这个题目的时候,话题词 “cheap air travel”会不断出现,同义转换该词势在必行。除了找对等级别的词同义词(比如,其中的cheap用 low-priced/reasonable/affordable替换,用air travel来用 air transport 替换。)来替换外,刚刚谈到的这个结构也会助写作者一臂之力。既然“cheap air travel”是要改换的下义词,那么在这个题目的语境中可以寻找到它对应的种类名称,也就是它的上义词,比如“public service”。所以,“cheap air travel”可以改写成 “this public service”或者“public service of this kind”,当让也可以改写成“this kind of public service”。我们再看一个使用这种上义词和指代形式来同义转换的例子。有雅思写作真题如下:In some countries, TV programs are transmitted throughout the day and nigh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24-hour TV transmission is a positive development, while others it is negative.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这个题目的几个话题词中包括“TV program”,那么在题目给出的语境中寻找它的上义词,比如“entertainment”。所以“TV program”可以在文章中被替换成“this entertainment”或者“entertainment of this kind”。在这种关系的指导下,除了同义转换得到了实现外,上下文的内容衔接也因为指代词的出现得到加强。请看下面两段话:

  Dangerous sports may bring many benefits. Dangerous sports offer a chance to construct individual confidence, for illustration. In consequence, dangerous sports should not be banned。

  利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上下义关系后我们有:

  Dangerous sports may bring many benefits. Physical activities like that offer a chance to construct individual confidence, for illustration. In consequence, sports of this kind should not be banned。

  除了词对词的级别外,上义词也可以用来代替句子完成同义转换。如果上文中一个句子的内容需要在下文出现在,并且需要成为另外一个句子的某个成分,公式 下义词= 指示代词+ 上义词/ 上义词+ of this kind 就可以使用。比如这句话:Today, consumers are facing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advertising from competing companies. 它在下文出现时就可以表达成“this phenomenon”或者“phenomenon of this kind”。

  在之前的文字中笔者着重讨论了上下义关系在同义转换中的作用,并且鼓励写作者们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上义词来改写下义词。不仅如此,笔者也谈到了上义词和指代信息的组合能够加强文章的逻辑衔接。下面笔者会和写作者们讨论一下上义关系在信息排列中起到的信息整合与衔接作用。我们先看看《剑桥雅思真题集7》一篇阅读文章中的一句话:

  On other hand, dams, aqueducts and other kinds of infrastructure will still have to be built,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basic human needs have not been met。

  使用本文一直强调的上下义关系分析,我们发现“infrastructure”与“dams, aqueducts”属于此类。在这段文字中,写作者用“other kinds of infrastructure”表示“等等”但是又在其上加诸了类别的限制“infrastructure”。而前面的“dams,aqueducts”就是这个类别的例子。所以当写作者需要罗列同类信息名词1,名词2,名词3…但又不能把它们如数排出的时候,从刚才那段阅读文字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公式可以帮我们完成信息的列举与归类。这个公式是:名词1+名词2+名词3….+ and other (kinds of) 名词。用上下义关系表达则是:下义词1+下义词2+下义词3…+ and other (kinds of) 上义词。我们看看下面的句子: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raffic pressure, medical care and …… are the top concerns of the public. 在此句中,“environmental pollution”“traffic pressure”“medical care”以及没写内容出来的“……”就是要罗列的信息,但是由于内容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而写作者又有需要让读者有“这类”信息的概念,那么刚才的公式就可以派上用场。寻找“environmental pollution”“traffic pressure”“medical care”的上义词,比如“social issues”,于是句子可以写成: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raffic pressure, medical care and other social issues are the top concerns of the public. 再来看一个利用这个形式罗列和归类的例子。有句子:Dams, rail way stations, bus roads……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government. 利用上下义词表达得到:Dams, rail way stations,bus roads and other kinds of infrastructure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government。

  另外,从刚才的形式可以延伸出这样的表达:下义词1+ and other (kinds of)上义词+ such as+下义词2+下义词3… (其中such as 可以用like或者including来替换)只不过在这样的表达中下义词1稍显被强调。如此,之前的两句话便分别可以写成: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social issues like traffic pressure, medical care are the top concerns of the public。

  和

  Dams and other kinds of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rail way stations,bus roads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government。

  上义词和下义词是在写作的学习中常常被忽略的概念。但是,上下义关系的存在在同义转换中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上下义关系的使用还会涉及到指代关系和排列关系等有助于文章的逻辑表达。综上所述,掌握好上下义关系会使议论文的写作有更好用词表现和更好信息衔接。


雅思考试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雅思考试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