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一)分类 ★★★ ①
1良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无浸润和转移能力。良性肿瘤通常有包膜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生长速度较缓慢。肿瘤细胞分化成熟,组织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小,少有核分裂象。彻底切除后少有复发。除位于重要部位(颅内、纵隔内)者外,对机体危害小。
2恶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胚胎性肿瘤常称为母细胞瘤。少数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称为“病”、“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转移能力,通常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楚,生长速度快。瘤细胞分化不成熟,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对机体危害大;病人常因复发、转移而导致死亡。
3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
(二)病因 ★★ ①
肿瘤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其发生是由环境因素与宿主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据统计约80%以上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等;机体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病理 ★★★ ①
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分为癌前期、原位癌及浸润癌三个阶段。癌前期表现为上皮增生明显,伴有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通常指癌变细胞限于上皮层、未突破基底膜的早期癌;浸润癌指原位癌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破坏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浸润生长,因肿瘤细胞间黏附力小,容易脱落向远处扩散,形成转移。常见的转移方式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及种植转移等4种。
(四)临床表现 ★★★★ ③
1局部表现①肿块:常是体表或浅在肿瘤的最早出现的表现。良性者,多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生长缓慢;恶性者,一般表面不平,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甚至固定,生长较快。②疼痛:良性肿瘤除直接压迫神经干外,一般无疼痛;恶性肿瘤晚期,疼痛大都比较明显,常难以忍受,尤以夜间为重。③梗阻:若肿瘤引起中空性器官梗阻,可发生绞痛及相应的梗阻表现。④溃疡:体表或中空性器官的恶性肿瘤因生长迅速,造成供血不足而继发坏死,表现为肿块表面出现溃疡,可有恶臭及血性分泌物。⑤出血: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发生组织破溃或血管破裂可有出血。⑥转移症状:当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可有区域淋巴结肿大。若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可有相应表现。
2全身表现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早期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恶性肿瘤中、晚期病人常出现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贫血、低热、乏力、消瘦等,发展至全身衰竭时可表现为恶病质。某些部位的肿瘤可呈现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继而引起全身性改变,如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高血压,颅内肿瘤引起颅内压增高和神经系统定位症状等。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①常规检查:胃癌病人可伴贫血及粪便隐血检查阳性;大肠肿瘤病人可有粘液血便或粪便隐血检查阳性;泌尿系统肿瘤病人可见血尿。恶性肿瘤病人常有血沉加快。②肿瘤标志物检测:用生化方法测定人体内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分布在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的肿瘤标记物,可间接了解肿瘤的情况。如结肠癌、胃癌、乳癌病人的癌胚抗原(CEA)可增高;肝癌及恶性畸胎瘤者的甲胎蛋白(AFP)可增高;前列腺癌病人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可增高;滋养层肿瘤病人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增高。③基因诊断。
(2)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波、各种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 等可以显示肿块的影像,从而明确有无肿块及其所在部位、形态、大小和性质。
(3)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中空性器官、胸、腹腔及纵膈部位的病变,并取活体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有食管镜、胃镜、结肠镜、直肠镜、支气管镜、腹腔镜、膀胱镜等。
(4)病理学检查:为确定肿瘤性质最可靠的检查,包括细胞学与组织学两种方法。
(五)肿瘤分期 ★★★ ②
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正确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目前临床较常用的为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的TNM分期法,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区域淋巴结、M代表远处转移。
(六)治疗要点 ★★★ ②
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临界性肿瘤必须彻底切除,否则极易复发或恶性变。恶性肿瘤多采取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恶性肿瘤Ⅰ期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Ⅱ期以局部治疗为主,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Ⅲ期采取综合治疗,手术前、后及术中放疗或化疗。Ⅳ期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恶性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在预防及消除肿瘤远处转移等方面优于手术和放疗,适用于大多数中、晚期肿瘤。根据药物的作用原理分为细胞毒素类(如烷化剂类的氮芥、环磷酰胺、白消安等)、抗代谢类(如氟尿嘧啶、甲氨喋呤、阿糖胞苷等)、抗生素类(如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阿毒素等)、生物碱类(如长春新碱、喜树碱、高三尖杉酯碱等)、激素类(如他莫昔芬、乙烯雌酚、黄体酮、睾丸酮、甲状腺素、地塞米松等)及其它(如羟基脲、顺铂)等6类。化疗药物除对肿瘤细胞起杀灭或抑制作用外,对正常细胞,尤其对增殖期的正常细胞也有一定影响,所以用药后可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常见的全身反应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毛发脱落、血尿及免疫功能降低等。部分化疗药物还可引起肝脏、肾脏及心脏等毒性反应。化疗禁忌证:年老、体弱、营养状况差、恶病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109/L,血小板计数<80×109/L或有出血倾向者;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骨髓移植病人;贫血及血浆清蛋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