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应用)
(一)遗传因素、教育因素、认知因素并重原则
(二)人与环境协调原则
(三)身心统一原则
(四)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五)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应用)
(一)生理方面的途径www.Examw.com
(二)心理方面的途径
(三)社会方面的途径
一、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应用)
(一)遗传因素、教育因素、认知因素并重原则
(二)人与环境协调原则
(三)身心统一原则
(四)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五)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
二、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应用)
(一)生理方面的途径
(二)心理方面的途径
(三)社会方面的途径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与原则
第一单元 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
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领会)(应用)
①统计学角度
②人类学角度
③社会学角度
④精神医学角度
⑤认知心理学角度
第二单元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领会)(应用)
①医学标准
②统计学标准
③内省经验标准
④社会适应标准www.examw.com
第三单元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识记)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②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③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四单元 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
一、心理健康的状态(领会、应用)
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从发展角度看,心理健康则是围绕着健康常摸,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过程,所以,又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状态,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同理,在这两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即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也可随时发生。 心理健康的主体,也是心理健康状态的体现者,具有生物、精神和社会属性,是这三种属性的辨证统一体,所以,人对生存环境中,生物、精神和社会性的压力或刺激可以产生“共鸣”,这一特性,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做为比拟。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平衡状态的破坏不超越人自身固有的自我平衡能力范围,这时,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超越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人的心态就会出现问题和紊乱,这时我们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被破坏了。
第三节 心理障碍
第一单元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
一、认知障碍(领会、应用)
(一)感知觉障碍
感觉过敏(识记)、错觉(识记)、幻觉(识记)
(二)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贫乏(识记)、思维迟缓(识记)、强制性思维(识记)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识记)、超价观念(识记)、强迫观念(识记)
(三)记忆障碍(领会)
记忆减退、错构、虚构
(四)注意障碍(领会)
1、注意增强
2、注意涣散
3、注意减退
4、注意转移
5、注意衰退www.ExamW.CoM
(五)智能障碍(领会、应用)
二、情绪情感障碍(领会、应用)
(一)情感淡漠
(二)情绪低落
(三)焦虑
(四)情感脆弱
三、意向行为障碍(领会、应用)
1、意向缺乏
2、意向增强
3、意向倒错
4、强迫意向
5、强迫动作
四、自知力障碍(领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