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28
一、协调工作的概念及其特点 1、协调工作的概念:所谓协调是指人们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完成某一项共同的任务而相互沟通,达到步调一致的一种行为方式。任何领导机关,都必须对所属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方面工作经常进行协调,才能使领导机关的工作有序运转。办公室是同级领导机关的综合协调部门。因此,做好协调工作是增强办公室工作凝聚力、发挥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不可缺少的一种工作方法。 2、协调工作的特点:①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办公室的协调是受领导的委托,代表领导机关行使职能的一种行为。比如,为了部署某一项突击性工作任务,办公室受领导的委托召开有关部门或单位参加的协调会,交办工作任务。这类的协调,不是协调哪个单位可完成或者可以不完成的工作,而是很明确地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某项工作任务。②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协调工作不能随心所欲,想当然的处理问题,而是按照领导的意见与要求进行办理。协调处理问题必须有政策依据、法律依据、实事依据。③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特征。有些突发性事件的协调处理,时效性很强,协调人员不能拖踏推诿,延误时机。 二、协调工作的作用 第一,协调是保证认识统一、步调一致,政令畅通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各阶层和广大群众的思想空前活跃,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所处位置和利益关系也不同,在理解和贯彻领导决策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分歧和行动上的不一致,这就需要通过协调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协调各方的行动,以保证决策的贯彻和政令的畅通。比如城市创建活动,涉及到城区的各个单位、各个行业、每个家庭和每一个人,对少数单位、少数个人来说,甚至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利益。如常德市禁止占道经营,撤除违章建筑等等,就牵涉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当时,有些人认为,这不符合老百姓的心愿,不切合常德的实际。为了协调大家的行动、统一市民的认识,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分片包干,市直单位和社区负责人以及创建工作人员上街入户做协调工作。最后,“四个城市一起创“均摘得了牌子,无不包含了协调的成果。可以说,在创建过程中,协调处理的矛盾之多,协调处理的难度之大,协调处理牵涉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创建成效也是显著的,城市变美了,环境变优了,人们对创建的认识提高了。 第二,协调是使领导摆脱繁琐事务,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大事的需要。党政机关日常事务千头万绪,各方面的问题矛盾较多,如接待群众上访、筹办各类会议和组织各项活动等等,如果都事无巨细地集中到领导那里去解决,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像一些涉法涉诉、涉军群体上访问题,上访人员都要求与领导直接见面,这些上访人员到市委机关来了以后怎么办?作为办公室负责接访的人员,就要主动处理、主动协调。一方面,听取上访人员代表的意见与要求,耐心做好解释和劝阻工作;另一方面,通知信访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派人共同处理,及时化解矛盾。 第三,协调是沟通感情,增强合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需要。各级机关办公室处于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枢纽地位,是保持机关正常运转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各级机关办公室的有效协调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了解,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关系,从而变分歧为共识,化消极为积极,增强党政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协调工作的主要内容 协调工作大致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即政策协调、计划制定工作中的协调、事务工作中的协调、会议协调、受理请示报告工作中的协调、公务活动协调、公文协调和关系协调。这里,着重讨论一下事务工作中的协调、会议协调、公务活动协调和关系协调等四个方面的协调问题。 第一,日常事务协调。日常事务协调主要是指各级办公室在日常工作运转中处理具体事务的协调。如处置突发性事件、接待上访群众、接待上级领导和外地来客等方面的协调。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协调工作是办公室一项重要的协调工作。当办公室人员接到发生突发性事件的情报后,应立即按程序报告有关领导,然后根据领导的批示,与有关部门或有关的区县 (市)及时进行衔接协调。像前几年发生的9·1大案、学生群体中毒事件等,办公室主要是围绕领导的决策做好衔接联络工作。处置突发性事件协调工作要注意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时效性。协调工作应快捷及时,切勿贻误时机。二是程序性。办公室人员接到突发性事件的情况报告后,不能自作主张,应逐级向有关领导报告,主管领导不在或一时找不到的,可以直接向机关主要领导报告。三是及时了解和掌握事态发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意见。如接待上级领导等重大接待活动的协调工作,包括拟定接待方案报领导审批、落实分解任务,即食宿、考察点及路线、安全保卫等。一次重大接待活动要涉及到中央、省委办公厅和警卫部门,市本级的公安、接待、信访、交通、卫生、供电、供水等部门,以及相关的区县 (市)等,做好这些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工作,是确保顺利完成接待任务的关键。接待活动协调工作要注意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周到细致;二是及时准确。接待活动协调工作有很多细微末节,也有很多艺术技巧,搞得好可以让领导满意;搞不好,可能使客人不高兴。 第二,会议协调。承办会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服务等工作。近年来,我们根据会议服务工作经验,总结制定了大型会议服务规范,还创新地制定完善了会议服务规范40项。办一个大型会议,不是一个部门或单位能够完成的,需要几个或若干个部门的协作与配合,这就有一个协调的问题。会议协调主要有哪些?我想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会前准备工作的协调。包括对会议议题、会议规模、会议地点、会议资料、会议餐宿、会议交通等方面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如会议议题的协调,以市委常委会议议题协调为例,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书记或秘书长的意见收集议题,对议题进行综合归纳,拿出初审意见报领导审定;第二种是对市委常委会研究时会议议题顺序的协调,主要是根据领导的工作中心和工作部署,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排列顺序,报请主持会议的领导审定。二是会议期间的协调。包括协调会议发言的安排、参观点和参观路线、安全保卫、医疗保健、供水供电、音响空调等。比如市委召开的全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会议、全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议等。在日程安排中,会议前2天要进行参观。会议参观就涉及到各区县(市)、市城区参观点的选点、参观路线、参观车辆、参观人员及乘车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的安排落实涉及很多单位,就需要做很多的协调衔接工作。三是会后事项的协调。包括协调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会议经费的申报和结算以及会务工作的总结。比如市委常委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往往以纪要形式下发,市委督查室进行跟踪督查,督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协调落实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