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对传导性的影响:如前文所述,高钾血症时动作电位0期膜内电位上升的速度减慢,幅度减小,因而兴奋的扩布减慢,传导性降低,故心房内,房室间或心室内均可发生传导延缓或阻滞。心电图上可见代表心房去极化的P波压低、增宽或消失,代表房-室传导的P-R间期延长,代表心室去极化的R波降低,代表心室内传导的QRS综合波增宽。
高钾血症时心肌传导性的降低也可引起传导缓慢和单向阻滞,同时有效不应期又缩短,因而也易形成兴奋折返并进而引起包括心室纤维颤动在内的心律失常。严重的高钾血症时可因心肌兴奋性消失或严重的传导阻滞而导致心搏骤停。
⑷对收缩性的影响:如前所述,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浓度的增高抑制了心肌复极2期时Ca2+的内流,故心肌细胞同内Ca2+浓度降低,兴奋-收缩偶联减弱,收缩性降低。
应当提到,无论是对于骨骼肌还是对于心脏,血钾升高的速度愈快,影响也愈严重。
3.对内分泌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
⑴胰岛素和高血糖素;血浆K+浓度上升1.0mmol/L以上时便能直接剌激胰岛素释放。胰岛素的增多可促进骨骼肌细胞摄取细胞外液中的K+,因而在高钾血症时有代偿意义。与此同时,高钾血症还直接剌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后者与增多的胰岛素共同维持血糖的调节。
⑵儿茶酚胺:大鼠实验证明,血浆钾浓度的显着增高能使血浆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肾上腺素对α受体和β受体都有剌激作用。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后最初3分钟内引起血钾浓度升高。这是肾上腺素作用于α受体使肝释放K+的结果。随后,由于肾上腺素剌激骨骼肌细胞的β受体,从而使骨骼肌加速摄取细胞外钾,故也有代偿意义。
⑶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高钾血症似能减少肾产氨,从而使H+排出减少而倾向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的另一原因是高钾血症时细胞外液K+移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H+移向细胞外。高钾血症还有利钠作用。但高钾血症作用于肾单位的哪一部分而引起Na+的重吸收减少,尚不清楚。高钾血症又能直接剌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使醛固酮的分泌增多,醛固酮的增多能促进钾的排出,故有代偿意义。而且,醛固酮的增多还能抵消高钾血症的利钠作用。从而减少机体失钠。[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