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参见教材P408。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不违反社会公众利益、不违法的行为就是合法的。参见教材P407。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签订合同与订立遗嘱都是民事法律行为,参见教材P406。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立法只能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或者经过授权的单位进行,因此选项B将中共中央作为立法主体错误,将立法主体仅限定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错误的,还包括享有立法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立法是国家职能活动,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不可能属于立法活动,因此选项C错误;尽管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会影响到立法效果,但立法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是该立法是否符合社会要求,D的观点夸大了立法技术的作用。因此选项D错误。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教材P406。
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参见教材P404至P405。
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参见教材P397;选项BC,参见教材P398。
[本文共有 4 页,当前是第 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