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诊断
1.诊断
(1)病史:青壮年患者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
(2)临床表现:腹泻、腹痛、发热、盗汗等;
(3)体征:有右下腹压痛、腹块或原因不明的肠梗阻;
(4)胃肠X线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回盲部呈激惹征象、钡剂充盈缺损及肠腔狭窄等特征性表现;
(5)纤维结肠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对本病确诊有重要价值;
(6)其他: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加速,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粪便浓缩找结核杆菌获得阳性结果(但只有痰菌阴性者才有诊断意义)。
六、鉴别诊断
(1)Crohn病:鉴别要点为
①无肺结核或其他肠外结核证据;
②病程更长,有缓解与复发交替趋势;
③粪便找不到结核杆菌;
④病变以回肠末段为主,呈节段性分布;
⑤肠梗阻及内外瘘管更为常见;
⑥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
⑦鉴别诊断困难时需剖腹探查,病理为非干酪性坏死的肉芽肿。
(2)右侧结肠癌:发病年龄大;无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为肠外结核的证据;病程呈进行性发展;X线钡剂灌肠和纤维结肠镜加活检可明显诊断。
(3)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既往的感染史。粪便中找到有关病原体,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多可确诊,相应特效治疗有明显疗效。
(4)其他:需与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恶性淋巴瘤等鉴别。
七、治疗
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及防止并发症。
1.休息与营养
活动性肠结核须卧床休息,积极改善营养,必要时给予静脉内高营养治疗。
2.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一般用异烟肼与利福平二药联合,疗程6~9个月。对严重肠结核或伴有严重肠外结核者,强化治疗宜加用第三种药(吡嗪酰胺或链霉素或乙胺丁醇),2个月后再改用二药联合。
3.对症治疗
缓解腹痛,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胃肠减压等。
4.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完全性肠梗阻;
(2)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经内科治疗而未能闭合者;
(3)肠道大量出血止血不满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