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29
中国入世以后,农业发展也进入由过去的只受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如何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我国农业发展应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大战略”基本思路,通过农业科技机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为此,就如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大力度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以及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以学科调整为切入点,通过优化组合,组建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应用微生物科学、农业环境与资源、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农业信息及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检验等8大学科群,建设17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所,25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其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检验标准及体系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 WTO后我国农产品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国家级的农业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科研、人才和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农产品的质量监测和标准研究工作,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技术推广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等建设。一要建立一支以高级职称人员为主体的检测队伍,切实加强对主要农作物产品、动物产品、以及饲料、化肥、微生物、农机、环保、沼气等多个行业及相应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与检测工作;二是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科学研究方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工作;三是积极参与国家和部门的农业质量监测和标准修订工作,为国家农业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培育科技龙头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部分研究所转企改革为契机,依托现有科技产业的优势,培育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一要整合全国的研发资源,把从事应用研究的研究室和科研课题组整建制并入农业高科技企业,组建企业的研发部门,增强企业自身的发展后劲;二要以高技术产业化为纽带,利用国家政策和配套资源的支持,带动社会资源的投入;三要重点加强科技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建设一批示范区和生产基地,引导农业向优质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户提供及时广泛的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户与科技型龙头企业利益“双赢”。 第四,进一步加强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构建农业科研、教育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平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调整与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自力更生,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还要利用国际资源和国外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模式,努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内技术体系、产品和产业,抢占21世纪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制高点,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收入。
|